4月9日晚,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举行了“2008系列学术seminar(五)——非传统安全与公共危机治理”,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哈佛大学、牛津大学访问学者,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余潇枫教授主讲。
首先,余教授向在座师生介绍了中心的国际顾问和国际上研究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一些专家学者,如前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和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瑟夫·奈是研究软权力的专家;英国社会学家、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创始人吉登斯提出:中国的发展要与全球治理相协调。
之后,余教授介绍了“非传统安全”一词的由来,并给出“非传统安全”的定义,即“一切免于由非军事武力所造成的生存性威胁的自由”。进而阐述了“非传统安全”概念的意义、内涵,指出非传统安全问题具有潜在性、综合性、跨国性、突发性等特征,还会导致公共危机的爆发。接着,从安全理念、安全主体、安全重心、安全性质、安全维护方式、安全维护内容、现有安全制度等方面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进行区别。最后,得出三点结论,即理论上要深化,方法上要拓展,问题应对上要预警。
会上,在座师生就“风险”、“危机”、“灾难”三者之间的界定、关系,以及公共危机体制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来自浙江工商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以及本校公共管理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等多个专业的师生参加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