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3日,中心主任余潇枫教授、周章贵博士、Chris Hadley博士在沪参加“全球能源方略•丝路能源安全与合作”国际研讨会,来自德国、意大利、印度、巴基斯坦、泰国以及浙江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专家、高校师生以“机遇与挑战:能源的安全、清洁与可再生”为主题进行研讨交流。
联邦德国政府教育与科学研究部高级项目专家OLIVER DIEHL博士以《欧洲能源安全的机遇与挑战》为题做主旨报告,详细分享德国能源转型的成果与面临问题,以及欧洲各国能源资源禀赋、技术创新与能源战略选择。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余潇枫教授作为特邀对话人对欧洲能源转型与发展进行了点评和提问,认为欧洲经验可以成为中国当前能源革命的借鉴,并提出能源安全研究需要从“技术视角”提升和转向“价值视角”,普通公众对未来能源安全及环境应对需要全方位的理念转型和价值系统建构。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环境与能源安全研究所副所长周章贵博士认为各国维护能源安全的侧重不同,中国应该考虑自身国情和能源资源禀赋,解决煤炭占比过重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重点是加强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利用,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同时需要解决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可能面临邻避运动的挑战,和与会专家进行了探讨。
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王蔚教授、副处长陈校副教授就研讨内容作了点评和回应,认为此次会议为中国能源安全方略研究提供了许多思路和启发,系列沙龙作的举办是加强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之间能源安全方略研究与交流的重要平台。
会议期间,上海政法学院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与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围绕“能源安全”方向如何加强创新性学科团队建设与合作举行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