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8日上午,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助理兼国际交流处处长王蔚教授带领团队来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共同交流讨论博士留学生联合培养合作事宜。浙江大学与上海政法学院联合培养来华博士生的项目依托于设立在上海政法学院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在法学、非传统安全学科领域开展联合培养项目,携手致力于落实习近平主席的重大倡议,服务于国家外交战略和安全战略。目前,双方联合培养博士留学生项目开始招生首届留学生,标志着此项工作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本次共招收6名外国留学生,均是非传统安全管理专业的博士生。
上海政法学院王蔚教授、袁胜育教授、张远新教授、陈校副教授等一行与中心主任余潇枫教授、副主任李金珊教授、周伟副教授以及六名博士留学生进行了深入交流。王蔚教授对于第一届留学生表示了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联合培养项目的基本情况,同时对这一项目充满信心与期待。余潇枫教授介绍了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以及非传统安全专业的学科特点。来自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中非共和国的六名留学生分别介绍了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研究兴趣,并于各自导师进行了初步对接与交流。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对跨校博士留学生的联合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学院将修订相关培养方案以及增设有关英文专业学业科课程,并对导师组的建立与严格指导提出了要求。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简介
2013年9月13日,习近平主席在比什凯克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倡议“中方将在上海政法学院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愿意利用这一平台为其他成员国培养司法人才”。2014年5月20日,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正式在上海政法学院奠基揭牌。2014年9月12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杜尚别元首峰会重要讲话第三点中明确宣布,“中方将依托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协助成员国培训司法人才”,再次明确向全世界倡议并宣布建设和依托设在上海政法学院的培训基地。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主要服务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司法、执法部门官员以及律师、反恐维稳界人士的业务交流。培训基地还担负国际合作研究,汇集上海乃至整个中国、世界外交领域的资深专家,形成多元化、开放式的研究队伍,建设欧亚研究、反恐与上合组织研究以及“一带一路”研究等方面的理论和外交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