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30日,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政府、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在深圳市盐田区签署《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合作协议》,正式启动全国首个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创建工作。质检总局副局长张沁荣、深圳市副市长艾学峰、盐田区区长吴德林、深圳检验检疫局局长赵振拴出席仪式并致辞。质检总局动植司、深圳市口岸办、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深圳检验检疫局有关领导和专家以及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的代表共100余人参加了仪式。中心主任余潇枫教授受邀参与活动,并主持了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
9月29日,来自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和学者共同审议并通过《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方案》。根据方案,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将通过“企业主体、政府主导、检验检疫指导、相关部门协作”的生态安全合作机制进行创建。创建工作将依据此前评估的港区生态安全风险,开展外来物种入侵风险防控核心能力和绿色港口两方面安全建设,具体包括物种安全建设、外来食品安全建设、公共卫生安全建设、外来商品质量安全建设、环境安全建设、生产安全建设、港区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和安全管理建设等八大内容。
深圳检验检疫局与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具有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余潇枫教授主持通过的“检验检疫非传统安全分析”课题曾以深圳检验检疫局为调研基地之一,课题所提出的“场域安全”理论也一直在该局得到推广和践行。作为口岸生态安全保障的主要责任部门及“盐田·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的创建单位,深圳检验检疫局此前已开展大量创建准备工作。在此基础上,该局已部署联合地方政府部门持续推进创建工作,提炼生态安全示范港建设标准,力争形成深圳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思路和方法,树立全国创建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的标杆。
创建国际生态安全港,有助于港口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促进港口自身发展、彰显港口企业社会形象有重要意义。该示范港的建设,预期将全面提升港口抵御外来物种入侵、保障港区生态安全的能力,构建一套完整的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标准体系,从而推动地方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口岸检验检疫核心能力升级,助力盐田港建设打造亚洲国际集装箱航运中心标杆港、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国际检验检疫标准领航港。
背景介绍
盐田港是中国华南地区集装箱主枢纽港。自开港以来,盐田港集装箱吞吐量持续增长,已发展成为全国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单一港区,也是目前中国大陆远洋集装箱班轮密度最高的单个集装箱码头。随着港区业务的迅猛发展,港口大小船舶排放的近海垃圾大大影响了盐田港水域环境质量,且大量国际贸易进出口货物引发的外来生物入侵、公共卫生、进口商品质量等多方面风险不容忽视。如何实现安全与便利的有机统一,深圳检验检疫局在总结以往口岸核心能力建设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口岸卫生检疫、动植物检疫、食品检验监督等综合能力建设,大胆提出创建国际生态安全示范港。这是深圳东部湾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深圳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建设“美丽深圳”的具体布局,也是深圳检验检疫局推广应用非传统安全理论、全面提升盐田港国际竞争力、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切实举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