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 - 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
首页  新闻中心  中心动态
余潇枫教授在北京语言大学开讲“和合主义与中国道路”
文献来源: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 更新时间:2016-04-18 点击率:2

415日下午,北京语言大学“中国道路大讲堂第六讲”在逸夫报告厅举行。中心主任余潇枫教授为中外师生做了主题为“和合主义与中国道路”的讲座。本次讲座由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烈英教授主持,北京语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共同举办。

讲座开始,余潇枫教授便走下讲台,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在场师生解释了“传统”与“非传统”,由此引出了非传统安全的概念。余教授认为,《易经》中“保合太和”的安全目标,“万国咸宁”的安全理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合中庸”的思想,构成了“和合主义”的历史渊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和而不同”、“兼容共存”的外交伦理原则,铸就了“协和万邦”、“万国咸宁”的外交目标与文化自觉。余教授认为“和合主义”更符合中国国情,也符合未来中国的发展趋势。结合新兴大国的现实处境和安全困境,余教授指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复苏与增长的重要引擎,应在全球和地区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虽然中国的“全球性行动”经常会遇到种种问题与挑战,在被国际体系认可的同时也面临国际社会的顾虑、担心甚至是质疑,但中国是主张和平的一方,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一带一路”倡议中构建“国家间认同”的新维度正是“和合主义”的体现。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地进行提问,余教授就中国如何和平发展、南海主权、国家外交和公共外交、全球安全等国际热点话题,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余潇枫教授生动幽默的讲课风格和深厚的思想底蕴给在场师生留下深刻印象,整场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讲座后,余潇枫教授与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助理张旺熹教授、孔子学院事业部主任陈丽霞教授、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贾烈英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丁文阁教授等进行了座谈,讨论了今后的进一步共同研究与合作。

                                                                (文/张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