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6年6月6日-7日,由北京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共同主办、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和北京大学斯坦福中心承办、凤凰网•凤凰国际智库协办的“2016中美大学智库论坛”在北京举办,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余潇枫在第四分论坛上表达了独特的观点。他认为,需要重新思考和界定安全的确切定义与当下涵义,要重视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人类形成的新挑战。文章根据会议现场听译整理,与凤凰国际智库读者分享。】

判定全球秩序的潜在挑战或危机,有赖于不同时间期限和不同范围层次的确定。总体上看,我们应该重视国际价值以及国际规范在全球秩序建构中的意义,从深层次、长时段的非传统安全威胁看,未来最大的危机是全球认同危机。冷战的历史表明,“和平”不等同于“安全”,“发展”也不等同于“安全”,在近几十年没有大的战争与各国的持续发展过程中,人类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连续不断且越来越严重。因而,全球秩序的建构主要是基于全球性非传统安全危机的治理。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界定安全的确切定义与当下涵义,要重视非传统安全威胁对人类形成的新挑战。
全球认同危机往往源之于国家的认同危机,非传统安全的认同危机通常首先发生在一国之内,而不是一国之外。例如美国几乎不存在国家之外的强敌,美国的国家安全危机首先在美国之内,移民社会导致的“国家认同危机”是美国最大的危机;恐怖主义危机对美国来说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认同危机”,是国际化了的国家认同危机。“认同危机”将导致美国“失序”,而美国的国内秩序失序将影响和改变全球秩序。在中国,当我们谈及治理,首先是国内治理,如果国内治理失效或失序而大谈全球治理则是逻辑的倒置,国内治理不好其他国家也不会信我们的全球治理蓝图。中国面临一系列非传统安全危机,我认为最大的危机也是认同危机。当认同危机产生时,政府无法用传统的方法甚至难以动用武力来处理。中国的国内失序也将影响全球秩序。因此,要消解认同危机就要重视价值和规范的建设。价值和规范的重要性恰恰体现在于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来防范与阻止认同危机的产生,国际价值与国际规范的重要性也体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它们来防范与阻止全球认同危机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