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泰国与中国在湄公河水资源共同开发中的现状、机遇与挑战
分享嘉宾:湄公河委员会泰方领导
1. Dr. Jongkol Phimwapee. 泰政府主管湄事务官员
2. Mr. Chumpol Sungtong. 中泰经济交流协会官员
参会:除外方专家外,中心专家、国际小水电中心专家、水利部农村水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企业、学生若干,总人数控制在20人内。
主持人:周章贵 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中心国际水资源安全研究所所长
地点:中国杭州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 西一409-411室
时间:2016年7月6日(周三)15:00-17:00
承办:浙江大学非传统安全与和平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水资源安全研究所
湄委会与澜湄合作机制背景:
湄公河委员会(简称湄委会)前身为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ESCAP)于1957年发起的“湄公河下游调查协调委员会”。1995年4月,泰国、老挝、柬埔寨和越南四国在泰国清莱签署《湄公河流域发展合作协定》,决定成立湄委会。1996年,中国和缅甸成为湄委会对话伙伴。中国十分重视与湄委会的关系,多年来与湄委会及各成员国推进形式多样的务实合作。自1996年以来,中国与湄委会连续举行了19次对话会。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是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年11月第17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的重要倡议,旨在进一步深化中国与湄公河国家全方位友好合作,提升次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推进地区一体化进程,支持东盟共同体建设。2016年3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全流域6国领导人会议,根据“三亚宣言”和“澜湄国家产能合作联合声明”。提出澜湄合作的三大支柱和五大优先方向,三大支柱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五大优先方向指互联互通、产能、跨境经济、水资源和农业减贫合作。